第434章 晋公

  清晨时分,阳光射入晋阳的皇宫,年轻的宫殿顿显金碧辉煌,但在辉煌的背后也显露出一丝暮气。

  汉室立国已经四百载。如今的天下,诸侯并起,群雄争霸,汉帝旨意所行也不过就是晋阳一地,如此国家,毫无半分生机。

  宫门方开,一辆辆马车缓缓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。

  所有大臣的脸上满是忧愁之色。

  他们所忧不外其他,只因天下忽然冒出来了两个王。

  刘辨打着哈气,坐在龙椅之上,他已经继位足足五六年时间,按照年纪本来应该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之时,但不知为何,在很多朝臣的眼中,眼前这位汉帝却有一种其父刘宏的潜质。

  宫殿之中,夜夜笙歌,从无断绝。甚至有些传闻,刘协已经开始饮用鹿血,以此加强体质,增强能力。

  对此行为,黄琬、卢植等大臣苦劝无果,只能长吁短叹,随波逐流。

  “诸位爱卿,有事起奏,无事就退朝吧!”刘辨显得格外没有精神,看了一眼下面的臣子,强睁着双眼,挤出一丝笑容。

  刘辨从小便是被母亲管的死死的,日常起居更是完全不能由自己做主。而如今何艳又多了一个孩子,精力的注意力自然没有办法全部放在刘辨一人身上。

  刘辨也就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,无拘无束的在战场之上肆意奔腾。

  “陛下,老臣有要事启奏。”卢植摇摇晃晃的走了出来。

  “爱卿有何要事啊?”刘辨显得有些不耐烦,若是其他大臣恐怕早就被他苛责出去。但是卢植乃是朝中重臣,又极其忠心,刘辨纵然心中有怒气,也不敢轻易发泄出来。

  “陛下,如今豫州袁术、益州刘焉先后称王,此等狼子野心之人,臣恳请陛下下发旨意,让大将军率军讨伐贼寇,扫平祸乱。”

  卢植一言,在大厅之内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。

  如今冀州之战方才结束,若是此时此刻再次掀起大战来,对于国家来说并不是好事。

  但乱臣贼子,不尊天子之令,强行称王,若不制止,日后必将有更多诸侯效仿。

  想到这里,旁侧的黄琬也躬身出列大声说道:“陛下,臣附议。这些乱臣贼子若是不讨伐,势必会影响朝廷颜面。臣认为不单单要讨伐,而且陛下也应该御驾亲征,就如同当初的高祖一般,扫平祸乱。”

  刘辩闻言顿时吓得屁滚尿流。

  常言道饱暖思淫欲。前几年的兵荒马乱让他不敢忘记,如今才刚刚过上几天安稳日子,若是这个时候御驾亲征,他可没这个胆量。

  想到这里,刘辩看了看旁侧一直没有作声的贾诩问道:“文和觉得呢?”

  贾诩的脸上满是平静,淡淡说道:“陛下,臣认为该讨伐,但不是现在!”

  “何意?”刘辨有些不解。

  “陛下有所不知,我军久战兵疲,眼下若要征讨,所需要的粮草军械一概不全,实在是难以出战。”

  贾诩代表着吕布,他既然说现在无力讨伐,其实也就是代表着吕布的意思。

  就在这个时候,殿外的小黄门忽然走了进来。

  “陛下,黄门侍郎李儒求见。”

  简单的几个字,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  李儒自投奔吕布以来,除了军中的人知道,其实朝中的众多文武并不知道这件事情。

  如今这个煞星再次重返朝堂,对于所有人来说,心中顿时都是七上八下。

  “宣!”想起李儒的模样,刘辨顿时打了一个哆嗦,但表面上还是装出极其稳重的样子宣召。

  不多时,李儒快步走了进来,来到正殿中央,朝着刘辨行了一礼道:“臣黄门侍郎李儒参见陛下。”

  “卿不是在邺城嘛!为何忽然回到晋阳?”刘辨追问道。

  “臣千里迢迢赶赴回来,就是有要事要启奏陛下。”百官闻言都把目光投向了前方的李儒。

  “何事?”

  “启禀陛下,臣请为大将军克定祸蔖乱之功。”李儒的声音在大殿之内四处回荡。

  还未等刘辨说话,李儒又接着说道:“自董卓之乱后,天下纷乱。诸侯皆起异心。时天子令不得出都城,唯有大将军千里奔袭率军救出天子,辅佐天子平定祸蔖乱,如今北方承平,此皆大将军之功也。臣请天子追录大将军前后功绩,封为晋公。”李儒虽然口口声声都是恳请奏请,但是声音越来越大,满满的威胁味道。

  来的路上,李儒也想了许久。

  若是此时此刻吕布也进位为王,则是告诉了天下人他的狼子野心。为了避免有些老臣抵触,故而,李儒才退而求其次,先为吕布进位为公,日后再进为王。

  天子刘辨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。反正在他看来,吕布的功绩确实远胜于历代先贤们,莫说是封一个公,就算是封一个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  但是在群臣心中,吕布此举可就真的是僭越了。

  黄琬在听了李儒的一席话后,顿时双拳紧握,青筋暴起。韩蜀已经全部出现,如今连晋这个名号都诞生,这是要取代汉室了吗?

  刘协还在位,这些诸侯如此举动,无异于强取豪夺,要窃夺刘氏基业。

  “陛下,臣认为此事万万不可!”想到这里,黄琬快速站出来反对道。

  “大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