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0-240

像是一盘散沙,不用走两步,风一吹就散了。

  曹操也曾经弱势过,很清楚这一点,但他此刻能够撤出江夏吗,那自然是不可能的。

  不说得到荆州的计划,他此时一旦撤退,放在外界眼中就是一种避让,一种认输,原本预计要投降的人怕是都要变一变主意的。

  他必须要得到江夏,以此展示自己的强大难匹,以此更进一步推动自己将十三州尽收手下的过程。

  以卵击石会是如何的下场,以二卵击石亦是如此。

  尽管曹操没有带来所有的兵马,要面对的却几乎是倾巢而出的孙刘双方,可就算他没有带来所有的兵马,不照样逼得那两方有了结盟的想法。

  再者说了,在战争过程中,兵将有的时候也不是越多越好的。

  多的不用说,粮草供给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
  曹操那边得到了襄阳,如今有半个荆州以及本身拥有的地盘作为后盾,再加上带的兵将没有特别超出,自然不用担心这方面的问题。

  孙权那边也有江东打底,如今还最先夺城,同样没有太多这方面的顾虑。

  可刘备就不一样了,他原先在荆州有刘表给他划的地盘,有刘表给他提供一定的粮草,可现在新野丢了,刘表也不在了,原本属于刘表的治所如今都成为了曹操的地盘,粮草首当其冲便是他要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。

  有没有自己的地盘的区别,在这一刻显现的那般淋漓尽致。

  看完敌人的情况,也不免要看一下自己的。

  曹操看向郭嘉:“伯安那边可有消息传来?”

  郭嘉回答道:“伯安道后方一切安好。”

  曹操点头,这就是曹操最想要得到的消息。

  如今他们东边是孙权的地盘,西边是刘璋的地盘,陆离那边要是有什么不安好的地方,曹操可以说直接被堵在这里了,来自襄阳的粮草供给断了不说,从原有地盘往这输送的路线也要被堵死大半。

  万一有个什么,想要撤退都不好撤退。

 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曹操能够将襄阳交给陆离暂且掌控,完全可以说将自己的退路甚至是性命都交托给对方了。

  接下来要如何呢,先攻孙权,可能从某种程度上促进孙刘双方结盟。

  可如果先攻刘备呢……

  将这个三方中最弱小的先踢出局,接下来再慢慢收拾孙权,岂不就从容多了。

  而且就算不能完全收拾了,在被曹操打残的情况下跟孙权结盟,这到底是结盟还是投靠呢,孙权那边显然跟刘表那边绝对不同。

  再者说了,刘备如今所在的位置,真的让人有种不打不是懂兵人的感觉。

  曹操那边选定了刘备这个软柿子,诸葛亮等人也在分析曹操前来攻打他们的可能性。

  这一世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出现什么徐庶进曹营——一言不发的情况,因为徐庶如今还在刘备这里好好待着呢。

  事实上在诸葛亮、徐庶二人看来,曹操来打他们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。

  败了的话,不是直接退出荆州,便是要在所谓的结盟中处于绝对弱势,甚至依附性的为人犬马。

  可凡事都有两面性,败了自然是如此,可若是胜了,甚至不需要绝对的胜利,他们只要成功抵御住来自曹操的攻击,在结盟的事情上更有吸引力与话语权不说,名声上也会迎来一波很大的提高。

  在察举、举荐为上升重要途径的王朝中,经营名声、包装自己,对于有心仕途的士人群体而言从不是什么陌生的事情。

  大家一个个都能坐在这里的,都是那种有认知甚至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存在。

  所以只要成功抵御住,他们就能宣传出曹操难以胜过刘备的效果,而消息往外传一传,变成刘备大胜曹操可能也就是几个人的嘴的距离而已。

  懂得的人自然都明白这里面的水分,但有水分的同时也不全是水分,这年头能够真真正正、完完全全大败曹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成功抵御住对方同样不是。

  虽然曹操起点称不上多高,但一路走到现在,放在许多人眼中那是真的如有天助、顺风顺水,所向睥睨。

  上来就想着胜过对方,未免太过好高骛远了些,先想想如何成功抵御才是现实且实际的。

  当然了,实际情况如此大家心里清楚就足够了,说却绝对不能说我们只要成功抵御就很棒棒,这绝对是消极且打击人心的。

  长久之后,便容易让底下的士兵心里产生某种我们绝对不可能胜过对方,最多就是成功抵御的心态,士兵的战斗力甚至是自身势力的发展都会被限制住。

  所以目的虽然是成功抵御,名头上却要是成功让对方无功而返,打击对方前进的胜利可能之类的说法。

  现在非常重要的是,如何才能成功抵御呢?

  有一说一,当初黄祖不愿意接纳他们入城,给他们安排的自然也不会是什么易守难攻的好地方。

  甚至要不是当初对方面临孙权与曹操的进攻,说不定要先对着他们开刀。

  现在当初想着要进攻兼并他们的黄祖死了,换成想要进攻他们的曹操,这个地方别说用来防守,用来撤退都不好规划路线。

  可以说黄祖虽然死了,甚至死在投靠曹操之前,但对方还是为曹操做了不少事情的,比如说对于他们的针对。

  其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