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0章 真正的巅峰对决

正常。

  “被自己设计的战术克制,这tmd还真让人头疼。”

  陈军觉得上级的安排无可厚非,朱日和寄托了全军未来发展的希望,自然是要集结全军支援。

  可尽管这件事情听起来很合理,但想到自己被自己的战术给罢了一道。

  这心里头……

  还是怪怪的!

  陈军哪怕不用看都能猜出,蓝军合成营就凭着这一支机动防御分队,已经让不少红军对手焦头烂额。

  如果没有好的应对之策,红军发起进攻赶路的途中,恐怕会有不少的损兵折将。

  好在毕竟是陈军开发的战术,虽然能给陈军制造出不小的麻烦,但还远不足以让陈军束手无策。

  深知机动防御战术弱点的陈军,很快便针对性的想出了办法。

  那就是把部队集结一起行军,两个坦克连加一个步兵连,拱卫重炮连在中间,后面还跟着保障连。

  就算蓝军机动防御分队机动再强,他们也拿红军没得一点办法。

  不说主力坦克连他们啃不动,主力坦克皮糙肉厚还火力贼猛,正面冲击一波就会被碾得尸骨无存。

  就是机动防御分队敢出现,那能不能在逃掉都是个未知。

  装甲步兵连打不过没事,重型装甲连追不上也没关系,重炮连就能解决,车子跑再快也没炮弹飞得快。

  全机械化重炮连部署是很快的,从架炮到瞄准开火分分钟的事。

  红军如此快做出应对反应,让蓝军机动防御分队没办法有效打击,孙东平只能无奈的重新下令。

  给了机动防御分队新的作战任务,提前给红军准备一份“大礼”。

  红军的这四个先头进攻连队,就此有惊无险的穿过了三十多公里,来到了蓝军的第一道防线外。

  史今部署的“人形监控点”,在此时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  尖刀班一组正好处于蓝军防线后方,防线内蓝军的一举一动,全都在这一组侦察兵的眼皮子底下。

  蓝军第一道防线上的所有部署,都被及时的传回了指挥官陈军手里。

  确认蓝军第一道防线没有直升机,也没有布置重炮部队,甚至主攻路线上都没有部署雷区。

  陈军先不管蓝军其他情况,决定先打下蓝军第一道防线再说。

  “长城,长城,我是BJ,野狼一号行动正式开始,加速冲击蓝军8号点,务必一波就将他拿下来。”

  随着陈军果敢的一声令下,代号长城的装甲一连率先发起进攻。

  “野狼行动”是红军进攻的代号,一共设置了六个野狼,从一号分别到六号,分别代表了红军的六个作战方案,并提前下发给了所有连队主官。

  用代号来指挥作战部队,节省了大量的指挥口令。

  六个野狼口令只要下达下去,接到命令的部队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,立马就能根据命令展开作战。

  相比于传统的通讯传达,还得把具体的作战方法和打法告知。

  不仅能预防通话被敌方拦截,即便敌方拦截到通讯内容,也因为无法理解所谓野狼行动,无法迅速做出应急反应。

  还能节省传达命令的时间,让传授命令变得更加精简。

  最少要一两分钟才能安排好的战术,压缩到短短的几个代号词语,再加上战斗期间命令传达非常频繁。

  各个环节节省出来的时间,加在一起可不是个小数目。

  精炼指挥部的人员数量,精简传达命令的时间,让命令能够更加高效,就是信息化作战的核心之一。

  这种提前将战术缩为代号的方式,注定了会成为未来军队的主流。

  陈军给装甲一连下达指令后,为了能够整个摧毁蓝军第一道防线,随后又给其他部队下达了指令。

  接到命令的一系列部队中,率先出场的是机动上来,驻扎在十公里外的重炮连。

  “开炮!开炮!……”

  随着重炮连传出来的一声声口令,已经架起来调好射击诸元的六门重炮,齐刷刷向着蓝军第一道防线发起猛烈炮轰。

  为了防止被蓝军的火炮雷达锁定,派遣重炮部队进行精准反击。

  红军重炮连采取了机动开炮,每进行一次三轮齐射后,立马进行快速机动,换一个地方再接着开炮。

  保持让蓝军有办法追踪,却没办法锁定反击的节奏。

  重炮连打击只是第一波次进攻,等炮轰打了两轮之后,从红军后方起飞的武装侦察机也已到达。

  “咻咻咻……”

  一枚枚火箭弹从天而降,开始对蓝军阵地进行洗地。

  红军武装直升机进攻猛烈,整个战术却非常的谨慎,在几公里外进行打击,根本不靠近蓝军阵地。

  让蓝军即便有单兵防空导弹,也拿红军武装直升机毫无办法。

  更是不敢把防空火炮调往前线。

  不说把防空火炮调到前线,会沦为对方重炮连的活靶子,就是调过来的时间,武装直升机早打完跑路了。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