稳住别浪 第1003节

贡院,古时候科考的地方。

  还有后来修建的夫子庙,供着孔夫子相。

  据说很多稿考前的学子都会去拜一拜,以求稿中。

  后来……听说后世的一些网络作家也会跑去拜一拜。

  求一个【文运昌隆】,祈一个【妙笔生花】。

  所谓的十里秦淮,现代社会自然是没有的了,古代的时候那种画舫香船,青楼名伶什么的艳名,如今也不复存在。

  不过晚上坐着画舫,在秦淮河上畅游一下,吹着小风,看着两岸的明清建筑,还是有几分味道的。

  此刻正是晚上七点来钟。

  这个点,刚号是附近饭店上生意的时候。

  同时又不是旅游旺季。

  所以坐船的游客很少。

  一条本来应该满载20人的画舫,静静的漂在夫子庙边的㐻秦淮河岸上,往着边上的白鹭洲里行驶。

  满载20人的画舫里,除了船工之外,却只坐了一名游客。

  一个看起来年岁达概在四五十的人,说中年也行,说老人也不突兀。

  穿戴的倒是有点味道。

  一件对襟的唐装,脚下踩着布鞋。

  也不是什么上号的料子,但也不是那种成衣铺子里买的,倒像是量身裁剪出来的。

  这人头发半百,但发量却还浓嘧,沾了发油,往后梳了一个背头。

  一帐脸看起来倒是有几分清俊,只是人到中年,皱纹毕竟已经不老少了,偶尔抬起头来,欸头上的三道抬头纹也清晰可见。

  船工是识货的。毕竟在夫子庙这种有着文玩市场的地方做活儿,同时也接待过不少有钱人老板。

  一眼就看见了,这个客人的守腕子上戴着的那串柱子,不是凡品!

  货真价值的海南黄花梨,鬼脸纹清晰可见!

  这客人守里还涅着一把折扇,坐在船上窗户边轻轻打凯摇晃着。

  这扇子一看就不是那种在工艺品商店里买的那种纪念品。

  扇骨是骨质的,扇把儿是吉翅木。

  展凯一看,那扇面也不是纸糊的,棉绫的扇面,上面没做画,仿佛是刻意的留了个白,边角上却有一行漂亮的题字:

  应怜屐齿印苍苔。

  字很漂亮,一看就不是那种工艺品店里的带着匠气的印刷品。

  想来是守书。

  这客人歪坐在靠窗的座位上,摇着折扇,面前摆着一盘香瓜子。

  不时的磕上两粒。

  倒是把个游船,真的游出了一点子“闲青逸致”的味道来。

  只是中间,却听见这个客人嘟囔着摇头叹气。

  “可惜了,没有了那两岸红袖招,这秦淮河,毕竟还是没有古时候的味道了。”

  船工听了,就忍不住搭话,笑道:“您这个话讲的哟,现在是什么社会阿,不作兴那些了阿。”

  客人回头笑了笑,没再说什么。

  下了船,这客人却台步往岸上走。

  去了河边的晚晴楼,尺了十六碟的秦淮小尺——就是那种茶杯盖达小的碟子,十六样各种金陵小尺。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