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享受阳光

  原来的青州蔡氏只能算是寒门,现在的青州蔡氏绝对是豪门。

  你想呀,青州蔡氏入京后,两尚书,两署长,父子四人全部位居朝堂高位,而蔡成又手握兵权,说其为显贵之门名副其实吧?

  然而,谁都知道,蔡成虽然把一些工坊和都交给了朝廷,但还留下了很多工坊呢?

  用蔡成的话来说,这些工坊的工艺乃是绝密,为了保密,要逐渐交给朝廷。

  至于什么时候交,人家蔡成没说。

  而蔡成未交给朝廷的工坊,同样是日进斗金。

  说青州蔡氏为巨富之门,也名副其实吧?

  虽然现在青州蔡氏还不能说是士族,离世家门阀也还有很多的距离,但说其为大汉第一豪门,估计不会有人反对。

  蔡立、蔡母见到蔡成真的醒了过来,那个兴奋,那个激动,那个……

  反正,如若不是在蔡府时荀彧就千叮咛万嘱咐,告诉他们见到蔡成后,一定不能哭出声,可以保证,蔡母激动、开心的哭声,一定是震天动地。

  蔡母流着泪,不停地唠唠叨叨,一边诉说着自己和蔡立因蔡成中毒,差点垮掉,一边还间插着这些年来,蔡琰对蔡成的不离不弃,以没有名分之身,每日为蔡成用温水“洗毒”……

  蔡母还说,这个儿媳妇,她已经认下了,而且必须是正妻。

  她哪里知道,在公历393年刘协等人的拜师仪式前,蔡成已经为蔡琰定下了名分,只不过不为外人所知罢了。

  蔡成看向蔡琰的目光,充满了感激与温柔。

  蔡母唠叨到最后,拉着蔡立的衣袖,有些哀求地说道:“老爷,待成儿身体一好,便为他和昭姬举行订婚仪式吧,包括轻风、细雨两人在内。”

  还没等蔡立表态,蔡成就急了。

  他在青州推行每个男人最多一妾,自己怎么能纳二妾呢?

  “母亲,不可。我在青州时,曾宣布每人最多可纳一妾。”蔡成声音虚弱,可态度很是坚决。

  听到蔡成的反对,轻风、细雨二人“哇”的一声,哭出声来,转身便跑出房间。

  蔡琰走上前来,轻声对蔡成说道:“公子,这些年来为你‘洗毒’,我一人哪里能够搬得动你的身子?每次皆是轻风和细雨相助。她们等于已经与你有了肌肤之亲,你不纳她们为妾,让她们日后何去何从?”

  蔡成哑然。

  蔡立在一旁说道:“这是你在青州的规定,又不是内阁的诏令,如何改不得?”

  这下子蔡成明白了,这两个妾,他不想纳也得纳了。

  蔡成让蔡琰去把轻风细雨喊了回来,深情地对两人说道:

  “感谢你们五年来的不离不弃!感谢你们将近两千个日夜的照料!我的婚礼上,还望你们与昭姬一起,与我共结连理,相伴永生!”

  轻风与细雨一左一右,扑向躺在床上的蔡成怀里,喜极而泣。

  说起来,蔡成从公历393年开始,到如今397年初冬,已经过去足足五年。

  五年时间,蔡琰也从十三岁,成为了十八岁的大姑娘,就连轻风、细雨也都十七岁了。

  而蔡成自己,则已经是二十二岁。

  就连刘协和诸葛亮两人,也都是十五岁的少年,郭淮也是十四岁了。

 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蔡立和蔡母定下了蔡成的婚事,被喜事给一冲,蔡成醒来后的第三天,竟然能起床了。

  当然,还不能独立走路。摇摇晃晃的,站都站不稳。

  在蔡成的要求下,申金小心翼翼把他背到院子里晒太阳。

  至于诸葛亮和郭淮,已经被蔡成赶去内阁,继续做他们的书记员去了。

  等他们参与了京试之后,如果能够取得好成绩,就可以去做乡长或县吏了。

  怎么没见首席大弟子管笃?

  管笃不在京都,去巡视各军团了,现在根本不知道蔡成醒了过来。

  蔡琰这些年,由于诸葛亮和郭淮都陪刘协出去历练了,她就带着轻风、细雨二人,轮流去内阁做书记员。

  所以,这些年来,大汉各地的局势,蔡琰是再清楚不过了。

  蔡成要求先听大汉的整个局势,自然由蔡琰先为蔡成讲述。

  所以,这几天,把诸葛亮、郭淮和刘协三人,急得团团转。

  他们也想告诉师尊,他们历练四年半所发生的一切。

  但毕竟大汉局势最为重要,他们三人也只能耐住性子,先听蔡琰为蔡成讲述。

  当然,包括申金在内,他们师兄弟四人,这些年在外历练,对大汉的整体态势了解和也不多。

  此时,他们同样想更多了解一下大汉当前的整体态势。

  蔡成在小院中,身下垫着厚厚的棉被,身上披着棉大衣,尽情地享受着初冬的阳光。

  不过,此时已经没有麻雀、燕子等鸟儿飞来飞去了,否则蔡成会感受到更多的生机。

  申金一言不发地守在蔡成身边。

  轻风、细雨两人干脆也和刘协一样,搬了个小板凳,坐在蔡成不远处,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