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7章 卷后篇
>
他们能保证蔡成醒来之后,大汉北方的百姓都能够一日三餐吗?
他们能打击一小部分,团结一大部分,从而因势利导,让世家大族也能拥抱大汉新制吗?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几年过后,小皇帝刘协也长大了,他的皇帝意识会不断觉醒,他会如何看待君主立宪制?
……
太多的悬念有待于各位看官去揭密。
好吧,不啰嗦了,就有待于看官慢慢揭开一层层迷雾吧。
同时也期待着各位看官多评论、多指出失误之处。
也有朋友说本人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不那么激烈,不那么过瘾。
比如说勇冠三军的吕布,除了京都西门外与颜良、文丑一战,随之就非常窝囊地死于护民军的箭矢之下,再没有体现出他勇猛无敌之气概,也脱离了史上吕布的形象。
我完全同意。
这本书不是突出某个英雄的,就连主人公,也只是在擒于禁、战吕布时,稍稍呈现出一点英雄气概。
我真正想写的是主人公以自己脑中积累的无数后世知识和经验,以及他先进的思想意识,来改变历史的故事。
更是想写如何把后世数千年的经验教训,与当世的人文风俗、思想意识、社会形态、与现实情况相结合的总体考量,并依此制定的大政方针。
还想写主人公如何以更先进的意识形态融入到现实社会中……
当然要融入现实社会,就不能只依靠历史上那些真实的,如荀彧、陈群、刘虞、王允、徐庶、张昭、周瑜、张辽、刘关张这些后世熟知的人物身上,于是便有了如管笃、何山、管承、申金等或虚幻、或真实的人物出现。
唯一可怜的,便是主人公已经认定却连订亲的仪式都没有的小妻子蔡琰了。
她作为陈留蔡氏为青州蔡氏赔礼的悲剧人物,却发现自己到了蔡成身边后,竟然找到了可托付终身的归宿,还被蔡成认可为正妻,本该做梦都会笑醒。
谁知道,她刚刚高兴还没有几天,便要处于深爱之人身死的悲痛之中……
本来蔡文姬就是一个正史中的悲剧人物,还是得有一些悲剧色彩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