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7章 了解青州(1)

  袁绍得冀州,荀谌至少占了一半的功劳。

  然而,官渡之战后,荀谌就在史册上失踪了。

  荀彧接手青州牧时,荀谌就跑去投靠自己的哥哥。

  现在荀彧做了大汉的丞相,荀谌自然不用去投靠别人,便从颍川来到京都,在内阁中为吏。

  对,荀彧认为自己这个弟弟尚须历练,目前只能为吏,暂时还不能为官。

  但荀谌最大的优势就是思维敏捷、口才颇佳。

  所以,这次给荆州送圣旨和诏令,荀彧就派荀谌来了。目的就是看看能否说动刘表,让其能奉朝廷之令,从而不让荆州避免战火的荼毒。

  刘表先把刘备一行人请了过来。

  刘备刚刚坐下,蒯良就问道:“玄德,知你在青州任过职。你能否说说,青州到底有多富。”

  刘备苦笑。

  “吾等乃被青州驱逐之人,何敢置评青州?”

  “玄德贤侄,我已查过族谱,你确实是中山靖王之后。按族谱计,吾乃你皇叔。”

  刘表看刘备不愿意说,便打起了感情牌。

  刘备马上起身向刘表行礼。“小侄拜见皇叔!”

  这一声“皇叔”可是把刘表抬得老高。

  一般来说,如果不是陛下的亲骨肉,哪怕都是皇室宗亲,别人也不能称为皇叔的。

  可刘备就这么叫了。

  反正大家都是皇室血脉,叫一声皇叔怎么的?

  刘备估计,刘表这一皇族血脉,和自己也差不了多少,都是距离嫡传血脉很远很远……

  “贤侄莫要多礼。我看了陶景升和其他使君给我的信件,现已知陶景升反青州成公子事败,且已被生擒。

  “既然你目前远处可去,自可在荆州安身。皇叔必不会亏待你的。”

  刘表这感情牌打得越来越顺。

  “皇叔在上!陶使君委托吾等几人的事情,尚未办好。待小侄去益州,将陶使君的信件交给君郎使君,那时小侄再返回荆州,在皇叔手下谋生。”

  刘表皱起眉头,脸上露出一丝不快。

  年轻的向朗开口问道:“徐州已破,陶景升已被擒,你为陶景升使者的使命已经结束,为何还要去益州?”

  刘备再次起身,对着空中遥遥一拜。

  “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。吾等答应过陶使君,必完成他委托之事,故不敢因陶使君被擒而轻废!”

  刘备一席话,马上让在座诸人刮目相看。

  说实在的,哪怕刘备做做过琅琊国相,可那是青州封的,不是朝廷封的。

  而且,据说刘备连孝廉都不是,而且还是因家道中落卖草鞋为生。

  加之还被青州驱逐……

  在座诸位本无人看得起刘备。否则,蒯良也不会在刘备刚刚落座,就直梆梆地询问了。

  可刘备这一席话,倒是让大家看到了刘备原来是忠义之人。

  刘表稍一思忖,便说道:“受人之托,忠人之事!这句话说得好!汝等尽管去益州,而且皇叔会为汝等准备百姓服装,免得你过汉水走上庸道时,被对岸的护民军所阻。”

  “多谢皇叔!”站起来又是一礼。

  刘表待刘备重新坐下后,才微笑着说道:“玄德,你也读过《汉报》了吧?”

  看到刘备点头,刘表继续说道:

  “吾收到陛下圣旨和内阁的诏令,要我回京都述职。

  “可我对京都当前情况一无所知,想从青州的情况来做出判断。

  “否则吾猝然入京,唯恐去得回不得。

  “故而想让汝为吾等讲述一下青州的情况。”

  刘表这话说的,不仅前因后果清清楚楚,而且还极为客气。

  “皇叔问询,小侄不敢不说。”刘备诚恳地说道。

  “吾在青州为官三年,纵观面言,有三个方面极为突出。”

  “哦?是哪三个方面?”黄承彦好奇地问道。

  黄祖一到襄阳,就拉着黄承彦,让黄承彦把刘备口中的“蔡成不世八功”说了一遍。

  大家也都知道,刘备对青州是赞誉有加。

  没想到,他又来了新鲜的。

  “第一个方面:百姓富足……”

  原来,刘备说的是青州有钱、有粮、有战力强悍的护民军这三个方面。

  整个青州,人人可以一日三餐、餐餐管饱,你就说粮食足不足?

  整个青州,任意一户都有千钱以上的余钱,你就说富不富?

  青州护民军自中平二年组建以来,从无败绩,而且伤亡之数不到歼敌之数的半成,你就说强不强?

  “青州是如何对待士族的?”习祯问道。

  “我任琅琊相时,牧府有令:不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