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5章 张纮之惑(1)
毛童笑呵呵地说道:“这肉羹是用猪肉干所制。”
说着,他还从自己的军服的口袋里,掏出了一些肉干。
“猪肉本来就香,再加上大帅发明的调味包,泡上干饼,绝对是人间第一美味。在我们军中,称其为‘公子粮’。”
简简单单地说明,却让张纮如云里雾里。
首先就是猪肉。
猪肉不是极为腥臊吗?怎么会变成猪肉“本来就香”了?
然后是调味包。这是个什么东西?
再然后是大帅。大帅又是谁?
最后,这“公子粮”中的“公子”指的又是哪位?
张纮用木勺又舀了一块干饼送入口中,肉香、麦香,加上一股说不出的特殊香气,直冲他的脑门。
这饼虽然是干饼,可泡开后,原本粮食的味道一点都没被破坏。
张纮此生吃过不少美味,可没有任何一样,能比得上这肉羹煮干饼。
香,太香了!
张纮也顾不上自己一肚子的疑问了,此时只恨不得把自己的舌头都吞下去。
不一刻,一碗肉羹煮干饼就已经下肚。
毛童还在旁边询问:“不知先生可吃够?若不够,我再让军士去做一碗。”
张纮此时额头都在冒汗。
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意犹未尽地说道:“足矣!足矣!此美味一碗已是造化。”
都上升的“造化”的程度,那肯定是没吃够呀。
他如此文绉绉的,就是想看毛童能否听得懂他的话。
嘴上说“足矣”,内心却在大叫“再来一碗”。
谁知毛童却稍稍想了一下,然后说道:“先生虽然没吃够,可我还是建议先生暂时不要再吃。
“你在牢中多日,必是每日忍饥受冻。出来后的第一餐,还是不要吃太多。
“不过,晚餐时,小可会亲自下厨,为先生做几道美味佳肴,再喝上两盏百果酿,算是恭贺先生脱离苦难,从此大展胸中抱负。”
得,毛童也开始文绉绉的了。
听到毛童的话,张纮顿时对毛童重视了起来。
这人虽是军汉,且年纪也就在二十左右,可那从容不迫的神情,似乎不比任何一个士子差。
如果再配上他那坚毅的面庞,无论是气质,还是风度,都远超一般的士子了。
“朴质也是读书人?”张纮问道。
这时,卫士已经把泡好的茶端了上来。
乌桓军团还随身带着蓬莱仙和崂山春芽吗?
当然不会。
随军佩带的茶叶,可都是成公子发明的“砖茶”。
砖茶怎么能拿给这位当世着名的士子喝呢?这可大帅点名要找到并且善待之人。
毛童有办法的。
这是哪里?
这是徐州刺史府。
这里面可什么都不缺。
这些年,徐州士族也好,刺史府也罢,也没少采购青州特产。
“我哪里算得上是读书人?”毛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。
“我识一些字,读一些书,都是因为我们大帅的要求。
“他说,没有文化的军队,是愚蠢的军队。所以,他要求每个护民军将士,都必须识字读书。
“至今为止,我读过的书,也不超过三十册,还算不上读书人。”
三十册?
遍观整个大汉,一生能读三十册圣贤书的,恐怕都不会超过千人之数吧?
结果这位年轻的军汉,竟然说他“算不上读书人”。
“那要读多少册才能算读书人?”
张纮内心想着,却因为吃惊,直接问出声来。
“我家大帅说了,起码千册以上。”
张纮无语了。
谁家能有千册以上藏书?
据说陈留蔡邕族中倒是有三千藏书,大概也是整个大汉的独一份了吧?
张纮觉得自己倍受打击。
按此说法,自己也不算读书人了。
不过,张纮极富智慧,从毛衣毛裤,到“公子粮”,再到毛童说的“我家大帅”,以及之前在监牢中说过的“护民军”这位公子是谁,已经呼之欲出了。
张纮一下子跳了起来。“你们是青州成公子的麾下?”
哪支军队名为“护民”,唯有青州成公子手下的军队。
当初“兖徐犯青州”,就是“青州护民军”打退的,从此“护民军”的名声就响彻了大汉十三州。
&e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