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0章 消灭袁术水军
/>
仅仅半个多时辰,船队便悄无声息地接近了汝河与淮河的交接口。
此处水面迅速变宽,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,船队开始靠向淮河南岸,排成一字队列,减速以减轻声响。
船队里的十余位旅级以上军官,纷纷站在自己的船上,拿着单筒望远镜,死死盯着河对岸的那座袁军营寨。
每个人都是紧绷着神经,因为现在通过两河交界处的袁军大营正对面的这段河道,是此次攻击计划中最冒险、最关键的一部分。
说白了,这帮军官们能制定什么严密的作战计划?
用江波的话说:“我们就按照都督教给我们的方法来——所有计划中最简单的,才是最实用的,复杂的咱们也玩不转。要什么战术?不要战术!”
于是,这帮人制定的计划就是:让江波的水师在半夜时分,偷偷将第二师5000步兵运到袁军大营东部十里外;
登陆后,步兵列队缓缓向西,打死袁军他也想不到,敌人会从东面来;
步兵登陆后,江波率领5000水师逆流而上,围攻袁军水寨。
这样两面夹击,一万精锐打5千还在睡觉的袁军,还是夜间偷袭。
用江波的话说:“我实在想不出,我们怎么会输?!”
整个计划的难点,刘是如何能悄无声息地通过两河交界口,在袁军大寨的眼皮子底下通过。
还好,因为护民军情报遮蔽得力,桥蕤以及袁术的水军统领陈纪(九江郡太守),还以为杨平只有那么几艘小渔船,以及前几天露面的4艘大船,就是杨平全部家底。
毕竟在这个时代,造一艘和蜈蚣船一样大的战船,没有半年时间是搞不定的。杨平才来到汝南多长时间?满打满算就一个月。
所以,袁军的水寨警戒极为松懈(即便加强戒备,此时已是后半夜,守寨士兵虽然选的是没有夜盲症的精锐,但要想让他们看到,离营寨将近两里地的淮河南岸,那些插着芦苇伪装的蜈蚣船,还是有些难为这些士兵了)。
于是,江波的船队就这么无惊无险地通过了两河交叉口区域。(即便被发现了,又如何!大不了强攻!)
随后,再向东七八里后,船队开始缓慢掉头,顺着较为平稳的河水向北岸而去。
在这几天的侦查中,江波他们选定了一处裸露的沙滩,作为登陆点。
只见一排十艘蜈蚣船,在船长的指挥下,缓缓靠近沙滩,慢慢开始南北向并列。
当两艘船距离不足两丈时,从船上扔出了一根根绳索,水兵们用力将这十条船并在一起,
然后迅速将船头带的大木板放下。早有提前泅渡上岸的水兵,在岸上定下了锚点,用缆绳将并排的十艘船固定在岸边,并将船头前放下的木板同样用绳索固定。
在一声水鸟叫声中,十艘船上的500名步兵,迅速顺着每条船前,宽度将近一丈的木板下到岸上,
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开始缓缓向前,在河滩百步之外列阵。整个过程如同演练一样,只能听到带队军官低沉到极致的呵斥。
“嘭嘭嘭~”
当第一排十艘蜈蚣船上的步兵下船以后,轻微的碰撞声传来。
跟在第一排船后面,已经完成并排的十艘蜈蚣船,缓缓与第一排十艘船首尾相接,
利用第一排船充当的临时码头,这十艘船上的500名士兵,也迅速登上淮河北岸,并与前列阵的500人会合,组成一个战斗旅级编制,开始缓缓向西部前出。
当第二排十艘船的士兵登岸以后,又有轻微声响传来——首先是第二排十艘船后面,又有并排的十艘蜈蚣船与其首尾相连;
接着,与第二排蜈蚣船两侧分别有十艘并排的蜈蚣船与其相连。
这一下就是30艘船、1500名士兵。
在这些士兵完成登陆后,像挂件一样的两侧蜈蚣船和后部的蜈蚣船,便松开了并列战船所用的绳索,散成一艘艘小船,开始向东、南、西散开。
不多时,在西侧警戒的另外50艘蜈蚣船,便开始接近由两排20艘蜈蚣船组成的大型临时码头,不断用靠帮的方式,向岸上输送士兵。
整个过程基本上做到了有条不紊。
就连最后登陆的第三师师长黄邵都拍着江波的肩膀说道:“真不愧是都督看重的人,水师训练得竟如此精锐!
天下间,能在半个时辰内将5000步兵送上河岸的,可能也就荆州刘表的水军勉强能做到吧。”
江波只是谦虚地笑了笑,然后与黄邵作别——毕竟,水师前锋的教导第六旅,已在西侧5里开外进行警戒了。
而此时,距离天亮也已不足两个时辰。
看着黄邵带兵,有条不紊地追赶前锋部队,江波拿着竹竿插到水里,一个跳跃便来到解开绳索束缚的前锋船上,
开始指挥船上水兵逆流向西而去,并在此过程中完成了100艘蜈蚣船的编队。
杨平懂得的水上作战案例太少,所以水军的一切战法,都是由江波和水兵们自行研究,最后再由杨平提出改进意见形成的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此时,第六师在水上用的,就是从步兵战阵阵改进过来的密集式冲锋阵列:
100艘蜈蚣船、5000名水兵按照编制,20艘船、1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