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章 晴天霹雳,典韦殒命!

/>   曹军顶着伤亡继续前进,到护城河时,所有士兵都开始举起木板子。别看这薄薄的木板防御力很弱,但是防御城墙上三千多张竹制弩箭的攻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。

  看着越来越近的曹军,城墙上的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开始投掷标枪。这种削尖了的竹子在强大的动能下,倒也能勉强刺穿那薄弱的木板,给曹军造成一些伤亡。但是没有金属枪头,穿透力确实弱的一匹,能给曹军造成些伤亡,但是伤亡有限。

  紧随标枪之后,就是从天而降、密密麻麻的砖块、石头。

  "砰砰砰"的砸在曹军头顶的木板上,有了缓冲,这玩意儿对曹军造成的伤亡也不算太大。

  士气大振的曹军士兵们紧紧地跟随着缓缓靠近城墙的云梯。

  "咔咔",云梯上的铁钩再一次牢牢勾住了城墙。

  随着城墙上军官们的一声大喝,一个个茅草球被点燃扔了下去。

  这些茅草团里边裹挟了一些用鱼鳞磨制的磷粉,火焰着得相当旺盛。

  第一批靠近城墙的云梯陆陆续续被点燃,更有倒霉的士兵被火球撩到,只能在原地打滚,企图灭掉这些火焰。

  运气好的确实给灭掉了,运气不好的被磷粉沾染,那就只能发出凄惨的哀嚎,被烧成火人,最终倒在地上蠕动着。

  城墙前,曹军这次学乖了,弓弩手已分散阵型,在护城河外以自由射击的方式掩护着下边的士兵们前进。

  这个方式确实有用,每一次被床弩打击以后,损失都在可控范围之内。

  不过,随着城上的军官们调整作战方向,开始利用投石机发射鹅卵石,密密麻麻的石头雨从天而降,被集火的弓弩手再一次损失惨重。

  曹军的主攻方向是东城墙,想利用日出东方不利于守军的光线进行进攻。

  可是呢,杨平设计的宽沿竹制毡帽,刚好能遮阳,即使是逆光,也不影响战斗力。

  典韦带领一千名披甲精锐,跟着于禁的后备部队缓缓向城墙靠近。

  在看到城墙上已经没有火球扔下,且东城墙还有三十多部简易云梯没有被烧毁后,距离城墙只有一百多步的典韦,一手持着大铁盾,一手拿着一把长度七尺的铁戟,背上还背着十数把小戟,大喝一声开始冲锋。

  身后的千余名披甲精锐也是一手拿着盾牌,一手拿着环首刀,跟着典韦开始向城墙冲锋。

  东城守将王五,看到这批全甲士兵,迅速集结东城上的三十部床弩和城墙后的三十部投石机,向这些人集火射击,

  同时派出传令兵急速去通告杨平:"敌军主攻方向是东门,有上千名披甲精锐!"

  "砰砰砰",动能强大的弩箭轻松洞穿了普通士兵的铁甲,将其钉在地上,却无法洞穿典韦手中的大铁盾。

  典韦身形高大,但动作却十分灵敏,整个身体蜷缩在铁盾之后,仍能健步如飞。

  典韦透过铁盾的缝隙观察前路,即便是被从天而降的石块砸中,这位猛士也仅仅是晃一晃身子就继续前行。

  "砰砰砰",竹制弩箭在铁盾上直接炸开,巨大的冲击力仅仅让典韦一顿,就又继续前进。

  短短百步距离,冲锋的这一千多甲士就遭到了五波弩箭攻击和四波大石攻击,损失了百余人。

  距离更近了,典韦她们通过了号称"死亡地带"的护城河通道。

  但仅仅是为了通过十余丈长的护城河通道,他带来的一千精锐之士就又损失了数十人。

  过了护城河后,城墙上的床弩就到了射击死角。典韦大吼一声,冲着离他最近的一座云梯跑去。

  城墙上杨平的士兵,开始用昨日缴获的曹军弓弩,以及护民军团装备的竹弩,向这些披甲曹军士兵射击。

  但怎么说呢,竹弩射在身着重甲的曹军身上,那就跟挠痒痒一样。

  缴获的曹军弓弩,因为杨平的士兵大部分都是营养不良,气力不佳,射出的箭矢威力也就不够。

  比如说典韦,他身上的铠甲缝里就插入了五六根箭,但这位爷就跟没事人一样继续冲锋。

  忽然,城墙后飞过来的一个投石索,不偏不倚正中典韦的头盔,直接将他头盔砸掉。

  典韦甩一甩脑袋,丝毫不当回事,披头散发如疯魔一般,一手持盾,一手持戟,稳步向云梯走去。后边是数位精锐披甲之士相随。

  在至云梯下边时,典韦右手将短戟狠狠地插进地面,拔出背后的小戟,瞄准三丈高的城头甩去。

  一位端着罐子准备泼洒金汁的士兵,直接被小戟插中了胸口,抱着罐子从城墙上掉了下来。

  典韦将大盾猛地插入地面的浮土中,双手左右开弓,小戟不断飞出,例无虚发。

  在将背后的十多把小戟清空后,在他正面的十多步宽城墙上,已经没有一个站着的护民军团士兵。

  听闻曹军主攻方向是东墙后,杨平立马带着,在北门待命的,两个大队的近卫团重甲兵,火速向东门赶去。

  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  刚到东城门上,就远远地看到东南角那个双手飞戟的男人。

  杨平急了,这要是让典韦这个人形坦克冲上城墙,就凭杨平身边这一百多比弱鸡稍强一些的所谓重甲兵,根本就挡不住他。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