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章 赵国的崛起

  凡人域。

  赵国出了一位料事如神的国师。

  最开始,赵王就将军权交给李国师,让其击退墨国军队。

  这位李国师得到军权后,甚至都没有离开赵国王都邯郸前往前线的打算。

  他只是随便找了些人,给了他们一个锦囊,然后派他们往前线指挥作战。

  是的,随便找了些人,找的都不一定是赵国的将领。

  打更的更夫、刚成年的农夫之、四十多岁的屠夫、内廷里的宦官、甚至还要有一位深闺中的女子……前后派出去了十三人。只有两人是曾在军中任职的武将。

  朝堂哗然,认为自己的君主病急乱投医,受到了江湖骗子蒙骗。一时间,找到赵王赵辞当面死谏都要排队。

  然而罪魁祸首李国师却从没露面,连朝会都没有参加过。

  就在群臣忍受不了,密谋闯入禁宫,打算以清君侧的名义诛杀李国师,逼赵王退位推王储登基的时候。

  边关传来了捷报。

  接二连三的捷报。

  李国师派出去十三人,边关就传回了十二封捷报。

  在没有大炎国增加援兵的情况下,赵军连战连胜扭转颓势,转守为攻,将数倍于赵军的墨国军队击退。前后不过一个月。

  墨国退兵后,群臣开始商议到底是反攻墨国还是巩固战国的时候。

  李国师再次出乎所有人预料,将赵墨边境的重兵尽数调往赵炎边境,只留一成在赵墨边境防御。

  就在所有人疑惑不解的时候,赵炎边境传来消息,大炎进犯。若非提前调兵至边境,此刻大炎军队已经兵临邯郸城下了。

  赵国谁也没想到,大炎居然觊觎赵国国土。

  大炎本打算让墨国灭赵,自己再打着为藩属报仇的名号击退墨国的。

  到时赵氏一族绝嗣,只留联姻在大炎的公主一支血脉,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的将赵国原来的地盘纳入版图了。

  结果,赵国以少胜多,转败为胜。大炎国王计划落空,恼羞成怒,直接发兵攻打赵国。

  结果本来弹指可破的赵国居然抵御住了攻势。

  大炎国王再次大怒,直接将之前被赵国送来联姻的公主赵琴棋毁容,送回赵国,命令赵国即日归降,否则将派更多军队踏平赵国。

  这回赵国群臣绝望了,和墨国相争,尚有一战之力。大炎国力数十倍于赵,就算是抵御住了第一波攻势,后续大军又该如何抵抗?

  然而就在群臣已经打算各谋出路,在朝会上劝赵辞投降的时候。

  从未露面的李国师出现在了朝会之上,身旁带着恢复容貌的赵琴棋。

  “大炎国不日就会退兵,继而陷入内乱,大炎周围各国将会乘虚而入,瓜分大炎,提早准备,可获得更大的利益。”

  众人只觉天方夜谭,但却又生出了一丝希望。

  无他,这个国师确实是有些邪乎了,不出王宫却能轻松解决墨国大军,毁容的公主也能妙手回春。

  所以,当国师要征兵的时候,群臣居然破天荒的配合了。

  在大军集结准备前往赵炎边境时,边关来报,大炎真的退兵了。

  又过了十来天,集结的大军抵达赵炎边境。消息再度传来。

  正直壮年大炎国王,死于床榻之上,死于一个赵国俘虏的女子手中,那女子还没有被抓到。

  这回赵国群臣再度回想起,国师派出去的十三人,十二人都有捷报,唯独那位深闺女子杳无音信。

  现在大家知道她的捷报是什么了。

  大炎国王死后,王子兄弟阋墙,杀得血流成河,果真如李国师所料一般陷入内乱。

  周边各国乘虚而入,侵蚀大炎疆土,赵国准备充裕占领了大量领土。十几个囤粮的边境重镇落入了赵国手中。

  自此凡人域最大的国家大炎覆灭。众多小国开始混战。赵国趁机崛起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李遁一坐在王宫之中,与长公主赵琴棋相对而坐,两人面前摆着一个棋盘。此刻他正神游天外。

  “国师大人,该您落子了。”

  李遁一没有落子,只是轻轻开口道:“平三五,十七手后你投子认输。”

  即便在分神,他也能够轻松应付赵琴棋。毕竟他有渡劫期的脑子。

  赵琴棋不语,紧盯棋盘,看的额头冒汗,好半天才长舒一口气道:“国师大人说的对,是琴棋输了。”

  赵琴棋名字里带琴棋两字,自幼就和琴棋大家学习,单就棋艺一块,她已经不亚于赵国几位围棋国手了。

  可在李国师面前,她却像是初学者一样,不管如何下,都是败。

  “多谢国师赐教,琴棋告退。”

  对方说出多少手能取胜,显然是送客的意思了。赵琴棋识趣行礼告退,没有多留。

  这位仙风道骨的国师虽然接见自己,却永远保持着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。她再怎么想拉近关系,都毫无进展。

  其实李遁一什么意思都没有,他要真的想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