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章 芦苇叶做筐,出发去赶海

  “等等,马老师请留步。各位选手请先支付早餐费用。

  另外,为了解决参赛选手伙食问题,节目组每天早上8点、中午12点、晚上6点,在村长家提供工作餐,早饭5元一餐,午饭10元一餐。

  当然,大家也可以选择自行解决。”副导演吴非拦下众人说道。

  几人一边向节目组支付费用,一边吐槽。

  “节目组真是穷疯了。”

  “这样下去过不了几天,除了林照以外所有的选手都会被淘汰的。”王智发出一声叹息。

  “得想点办法搞钱了。要不然过两天饭都吃不起了。”马翔也叹了一口气。

  “还是自己做饭省钱,你们都会做饭吗?要不要结伴去菜市场逛逛。我会做点简单的家常菜。”

  裴若雪发出提议。她在出发前,经纪人莉姐专门找了厨师给她进行突击培训,为的就是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,立一个勤俭持家、厨艺高超的人设。

  “我就不去了,你们去吧。”贝尔开口道。

  他准备去附近转转,看看能不能获得猎物,最好是蛋白质较高的海鲜之类的。

  林照慢慢向苏蕾走去,小声问道:

  “苏老师,要不要去赶海,收获的东西我可以跟你对半分。”

  苏蕾看了林照一眼,有点意外,但是现在众人齐聚,显然不是说话的好时候。

  于是便默默地点了点头,以示同意。

  “我就不去了,准备海边看看风景。”

  “我也不去。”

  说罢,两人便抬脚离开。

  截至目前,林照剩余资金300元,其中200元只能购物使用,不纳入大奖争夺的个人余额中。

  苏蕾剩余资金97元。位列第二。

  裴若雪剩余资金92元,排名第三。

  贝尔剩余资金91元。排名第四。

  王智剩余资金90元。排名第五。

  最后是马翔,剩余资金84元,排名第六。除了这顿早饭花费的13元以外,之前乘坐公交车花费2元,兑换零钱还被节目组收取了1元费用。

  按照目前这个花钱的速度,第一个被淘汰的就是他。

  大富翁林照和二富翁苏蕾显然暂时没有被淘汰的风险。

  刚刚林照喊上苏蕾一起去赶海,并不是善心发作,想要做好事。

  一方面他对苏蕾支教老师的身份有着天然的好感,另一方面,他想对苏蕾无声的支援表示感谢。

  其他人都在嘲笑他的出身,看不起他的选择,只有她选择随一碗。

  够意思!

  要是个男的,真想和她结拜成兄弟。

  林照心中突然有些遗憾。

  “你住的地方有桶之类的东西吗?捡到的东西咱们用什么装啊?衣服口袋可能装不下多少。”苏蕾侧过头,脸上写满了疑惑。

  “我在来村长家的路上看到了一个小湖泊,湖边长满了芦苇。

  以前在手工厂干过一点时间兼职,我可以用芦苇叶子编俩筐。

  这样多少海货都能装得下。”林照一边说着话,一边领着苏蕾往湖泊方向走去。

  现在是秋天,芦苇叶子已经由绿转黄,叶片的尾部甚至有点干枯。

  杆子里的水份也减少了很多。

  就像饱经风霜的中年人一样,褪去了青涩,变得更有韧性,不容易断折。

  林照让苏蕾在岸上接应,自己则选择往下面走走,准备多薅一些。

 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南方人婉约细腻,南方的芦苇杆子也是苗条纤细的,拔起来很轻松。没几分钟岸上就已经堆起一片芦苇。

  “苏老师,你帮我把芦苇的叶子撕下来,咱们只要芦苇秸秆。”

  “好的,没问题。”苏蕾的手很白,指骨分明,纤长有力。

  或许是常年攥粉笔写板书的原因,手指的关节处有一层薄薄的茧子。

  她悟性很高,不用林照怎么讲,就掌握了其中的窍门。

  就这样,俩人一个薅叶子,一个编筐。

  林照将七根芦苇秸秆的头,用脚踩在地上,再拿一根芦苇秸秆绑起来固定住。

  随后,编入六根秸秆,秸秆交叉穿行,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底部。

  他用手简单调整了一下,让秸秆尽量紧凑一些。

  将剩余秸秆弯曲朝上,朝着同一个方向,让秸秆变得平滑,保持自然地弧度。

  接着横着编入十余根秸秆,最后将连接处的末端隐藏压入编制的秸秆中。

  不一会儿功夫,就编完了一个芦苇筐,形状像个胖口的花瓶。

  最后用两根粗一些的芦苇杆从上往下穿入筐内,从里面打上两个死结,只留下一个放鱼虾的口。

  一个既可以背,又可以拎的芦苇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