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0章 洗照片

。如今看着这些照片,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欢乐。

  "吴巨,你看这张是你的。"吕凝兴奋地拿出一张照片给他看。

  小主,

  吴巨仔细一看,正是比耶动作那张。

  站姿稍显拘谨,手势略显僵硬,完全依赖于他的颜值撑场。

  吴巨说道:"这张照片还是销毁掉比较好,会影响我的形象。"

  "不行!这张照片我要好好保存。"吕凝坚决反对。

  他们继续整理照片。

  "这张是在城门口拍的。"

  "这张是在灞河边。"

  "这张是在摘星楼顶拍摄的,拍得真棒!"

  "咦?这张怎么会有父亲的照片?"吕凝挑出一张,照片中的吕不韦正专注地看着《大秦日报》,眉头微皱,似乎在沉思。

  "我趁他没注意时拍的。"吴巨笑着解释。

  四人围绕这些照片闲聊,三女时不时发出轻柔的笑声。

  吴巨刚把照片冲洗出来,吕凝和其他姐妹就带着照片四处炫耀,消息很快传遍全城。

  当然,这主要在年轻人之间流传,老一辈的人看不到照片,即便听说了也未必在意。

  于是,吕不韦第一个登门:"怎么没把我拍得更帅气些?"

  吴巨答道:"下次一定补上!"

  随后,各家族的年轻人都陆续来访,大多是出于好奇,关系亲近的则厚着脸皮请求吴巨给他们拍照,吴巨自然应允,不过不是现在,而是在他能够自行生产彩色胶片之后。

  令吴巨意外的是,子楚竟然也来了。

  “大王政务繁忙,可曾听说此事?”吴巨惊讶地问。

  子楚轻笑一声:“霜商已经把照片给我看了,还能有机会吗?我也想拍几张。”

  “当然有。我剩下的胶片不多了,等我解决制作问题,大家都能拍。大王若现在想拍也可以,但只能先拍,洗印得等一整卷拍完,这样我就没胶片用了。”

  吴巨解释道。这几 ** 一直忙于此事,仔细研究系统提供的《摄影相关技术大全》,收获颇丰。书中的内容详尽全面,堪称保姆级教程。如果一切顺利,他预计下个月能完成成熟的黑白胶片制作,年底前完成彩色胶片,实现自由拍摄。

  “那太好了!我不急,能拍就行。我只是想留下几张照片给世人瞻仰,也留个纪念。”子楚笑着说。

  普通的绘画即便再写实也无法完全还原真人,子楚从开阳公主处看到照片的真实感后,也对拍照产生了浓厚兴趣。

  不仅他如此,见过照片的人都会心动。目前只有年轻一代主动找上门,是因为他们亲眼见过照片,而更多人还未见识过。

  子楚并未多谈这个话题,随即转向另一件事:“我来找你主要为了这件事——高粱成熟了,祁农已向我汇报,我正好顺路来看看。”

  吴巨点头:“祁卿跟我提过此事,我们这就出发吧。”

  子楚同意了。

  随后他们去吕府接了吕不韦,然后四人乘坐马车前往治粟内史府接上祁农,一同赶往城外的吴家庄,高粱试验田就在那里。

  马车停在大路上,四人徒步进入农田。

  “不知长势如何,我好一阵没来了。”祁农说道。

  “只要你没搞砸,应该没问题,搞砸了就是你的责任。”吴巨调侃道。

  “这什么话,我是正宗农家出身,怎么可能失败?”祁农反驳。

  “这话可别乱说……”

  子楚与吕不韦听着两人斗嘴,轻声笑着。

  他们终于抵达高粱田。高大的高粱直立着,绿叶与黄叶交杂,一眼望去满眼皆是,像一把把红扫帚似的穗头低垂,在风中摇曳。

  试验田的负责人带着一群农夫在田边等候,见到子楚三人走近,连忙躬身行礼:“参见大王,祁卿、吴卿!”

  子楚微微点头,缓步走到田间,伸手摘下一株高粱,仔细查看果实后问:“这已经完全成熟了吗?”

  吴巨答道:“是的,高粱通常在八月中旬成熟,如今已到月末,再熟也熟不过去了。”

  子楚点头:“那么,开始收割吧。寡人想了解这片田的亩产量。”

  “遵命!”负责人立即吩咐,“快召集农夫,动作麻利些!”

  “带上镰刀和剪刀!”吴巨提醒道。

  负责人疑惑:“那个……剪刀是什么?”

  吴巨猛地拍了下脑袋。确实,剪刀起源于西汉,此时还未普及。他虽让铁匠打造了一些供自己使用,却从未推广,因为干农活并不需要它。即便是住在吴家庄的农夫,也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工具。

  吴巨便让他找一名农夫,持令牌去造纸厂和印刷厂借一百把剪刀来,这两处地方最不缺这类工具。

  不久,两百名农夫手持镰刀开始割断高粱。

&e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