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8章 钢铁

br />   “君王与军队缺乏足够的决心,既舍不得投入资金为军队全面换装铁器,又因炼铜技艺虽稍显成熟,炼铁却停滞不前,因此尚未达到非用铁器不可的地步。”

  小主,

  “不过,通过改进风箱,第一个问题已得到解决,至于第二个问题,则要看大王您的决策了!”吴巨笑着摊开双手。

  子楚也笑了:“若你们能炼出高品质的铁器,我自当全力支持此事,毕竟拥宝不用,岂非如同锦衣夜行?”

  他转向王尚礼:“王卿,何不试着用新式炉子锻造一件铁器给我瞧瞧?”

  “禀告大王,锻造一把铁器耗时较长,今日恐怕难以完成。”王尚礼说道。

  吴巨摆摆手:“不必麻烦,我之前已经制作了一些兵器,这就拿上来让大王过目。”

  他唤来一名侍女嘱咐几句,侍女点头后离去,不久便双手捧着一只长方形木盒回来。

  子楚打开盒子,发现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把未配剑鞘的铁剑。

  子楚拿起剑,触摸着剑身光滑的脊背,大声称赞:“好剑!”

  剑光凛冽,锋锐逼人!

  “蒙毅,拔剑!”子楚站起下令。

  蒙毅下意识伸手按住自己的佩剑。

  “慢!”子楚摇摇头,“你的剑出自名匠之手,质量上乘,另取一把普通铁剑即可,我要看的是战场上实战的效果。”

  “明白了!”蒙毅点头应允,随即命卫士准备了一把普通长剑递上。

  “来吧!”子楚喊道。

  蒙毅向前跨步,挥剑猛力下劈。

  子楚抬手格挡。

  “叮!”一声清脆声响后,双剑分离。

  蒙毅收回剑,查看刃口,露出惊恐表情。

  “发生何事?”子楚询问。

  蒙毅双手捧剑呈给子楚检查。

  吴巨与王尚礼也围了上来。

  只见蒙毅手中的剑刃竟出现了一个接近指甲盖大小的缺口。

  子楚得到的这把剑,仅有一点小瑕疵,几乎完好无损。王尚礼指着剑刃赞叹道:"大王,若能让秦军将士使用这样的武器,天下还有谁能与我们抗衡?"

  子楚点头,颇为兴奋。

  "吴巨,这剑真是用装风箱的炉子锻造的?"子楚追问。

  "确实如此。"吴巨答道,"我一直需要一把好剑,于是利用带风箱的炉子炼制了不少,这便是其中之一。"

  "它是钢还是铁?"王尚礼追问道。

  钢与铁的硬度差异显着,若是这剑为钢,则无可挑剔。

  见子楚与王尚礼满怀期待,吴巨笑着回答:"是铁。"

  二人松了一口气。

  子楚将剑递给蒙毅保管,随后三人再次坐下。

  "吴卿,能否讲解一下如何用风箱炼钢?"王尚礼请求。

  子楚附和,心想:铁已这般坚固,钢岂不是更胜一筹?

  即便子楚不清楚钢为何物,但他明白那是更好更强的存在。

  "此法看似简单,实则复杂。"吴巨腹诽着回答,"我只是懂些理论,因从未实际操作,现将此问题转交于您,烦请匠作监尝试解决。"

  "我称此法为炒钢法。"

  他整理思绪后提问:"大王与王卿可知生铁、熟铁与钢的区别?"

  王尚礼沉思片刻:"生铁是初炼铁矿石所得,质地易碎,适合作锅具等,却不适用于兵器或农具;熟铁为最终锤炼成果,较软,用途有限;钢则介于两者之间。"

  吴巨点头:"大致正确,但理解仍显模糊。"

  言毕,他示意侍女取来黑板。

  吴巨授课正式开始!

  子楚饶有兴致地翻阅着材料,他并不指望能完全理解,只希望吴巨讲解得更通俗易懂些。

  王尚礼因表述不清被批评,却毫无愠色,反而表现出如饥似渴的姿态。

  吴巨拿起粉笔,在黑板上依次写下“生铁”、“钢”、“熟铁”三个词。

  “王大人所言不错,铁的冶炼大致经历这三个阶段,但分析得还不够透彻。”吴巨继续解释,“含碳量超过2%的铁称为生铁;低于0.04%的铁叫熟铁;而含碳量介于0.05%-2%之间的则被称为钢。”

  “吴大人,请问百分比是什么意思?”王尚礼举手询问。

  子楚抢先回答:“百分比就是一个量在一个整体中所占的比例,比如一百人中有两人便是2%,有十人就是10%。”

  王尚礼点头明白,但仍心存疑虑,为何众人似乎都知晓而唯独自己不清楚?其实子楚早已通过吴巨了解相关知识。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