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7章 航空发动机,落后三十年?

emsp; 如此既暴赚你的钱,还不帮你的忙,你能咬他一口?

  爹有娘有,都不如自己有。

  航空发动机这么缺一不可、至关重要的部件,岂能受制于人?

  而且断了从国外引进的这条路,还能更加专注的走自主国产化这条路。

  否则老想着自主研制不好,还可以从国外引进。

  就不会有破釜沉舟、背水一战的勇气。

  当然。

  这只是赵瑞龙,一票否决之时,给出的理由。

  还有一个原因,赵瑞龙没说。

  那就是作为穿越者的他,深知西方的一贯套路。

  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  穿越前的那个世界,国产大飞机项目就上了当。

  从论证立项到首飞成功,再到投入商业运营,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费。

  小批量量产之后,产能一直提不上去,国外的适航取证也进展缓慢。

  哪怕陆陆续续生产了很多架,已经安全平稳运行了很多架次,输送了大量旅客。

  可是包括发动机在内,大量核心部件和系统受制于人。

  不仅价格不菲,还供应不足,导致成本压不下去、产能也提不上来。

  通过国外的适航取证,打开国际市场更是遥遥无期。

  所以……

  穿越来到这个世界的赵瑞龙,当然要避免重蹈覆辙。

  尤其是国产大飞机项目,是自己一手主导重启的,自己还提供了大部分资金。

  谁出钱,谁就是大爷!

  赵瑞龙当然就有一票否决权。

  有赵瑞龙掏钱买单,高层当然也乐意让国产大飞机用国产发动机。

  况且军用发动机都搞了那么多年,各方面也算是有些经验和基础。

  不试一试,又怎么知道不行呢?

  这样一来,蔡晓桦就压力巨大了。

  虽然不管军用还是民用,都是航空发动机,并不算跨行跨界。

  而且赵瑞龙还不知道从哪儿,弄来了一份特别详实的研发方案。

  但毕竟是应用于不同领域的发动机,侧重点不一样,用户需求大不相同。

  “蔡工,开弓没有回头箭,都这时候了,你再怎么担心也没用,干就完了,反正即便没搞好,亏钱的和担责的,是我也不是你。”

  赵瑞龙话音刚落,蔡晓桦就扭头侧目说道:

  “花那么多钱,请那么多人,组织协调那么多单位参与,现在就连研发制造基地都开工建设……你说我要是毫无压力,未免也太不负责了吧?”

  赵瑞龙略略点头。

  从大飞机项目重启以来,真的是每天都在烧钱。

  因为一架现代化的喷气式客机,技术组成太庞大太复杂了。

  不仅要适应恶劣复杂的气候环境和工况条件。

  还要确保经济、舒适、安全、可靠……

  所以哪怕只是驾驶舱和客舱玻璃,都要经过精心设计、反复试验、不断改进……

  而一架飞机,技术难度远远超过玻璃的零部件,又何止上千?

  所以需要太多太多单位参与研制。

  高层是可以一声令下,众多高等院校、科研单位、大型央企都纷纷参与研制。

  可是要搞设计、要做实验、要添置设备采购耗材、要发工资和奖金……

  各种各样的开销加一起,那都不叫花钱了,而是在烧钱。

  平均每天都要烧掉几千万。

  这还只是初始设计阶段。

  等包括发动机、起落架、航电系统等在内,大大小小众多零部件开始进入实验阶段。

  等用成千上万的零部件,组装制造出了首架机,开始进入密集的试飞验证阶段。

  那时候,烧钱会更加猛烈,每天起码一个亿。

  因为哪怕只是试飞一次,不算人员成本、飞机损耗、机场起降、指挥调度等成本,烧的航油都是以吨计。

  而要想全面检验飞机是否安全可靠,也为了拿到型号合格证以便量产交付,要造好几架试飞机,试飞上千架次。

  其中还有不少试飞科目,还要到极寒、极热、高原、海岛等机场去飞,也不是飞起来转悠几圈就完事,会有大量的考核科目。

  因此。

  眼前繁忙的工地,建的哪儿是发动机研制基地。

  分明就是在建一座大型焚烧炉,将来大把大把的在这儿烧钱。

  “放心吧蔡工!”

  “咱们龙国有不错的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,研制军用发动机也有一定的技术积累,更有强大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