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-50
”
“您不知道吗?”电话那头的年轻人踟蹰了一下,悄声道,“我觉得嘉嘉好像有点害怕雨天,是在台风那次发现的。”
“虽然也可能是我想多了,但前两天下雨的时候,我特意给他发了消息,还打了电话……可他全都没接,直到第二天才回我。”
“那时候雨已经停了。”
这一刻,已经走到她面前的青年问:“梅导,有什么事吗?”
他目光澄净,话音柔和,仿佛对周遭混沌丑陋的世界无知无觉。
这是他的天性吗?还是这群尚未出象牙塔的年轻人们的共性?
梅戎青不能确定。
但无论如何,这是她愿意在学校担任教职的原因之一。
她讨厌庞杂的世界,更厌倦真实的人性。
才会如此着迷于虚构的艺术。
心情无端很差的女导演看着他,眼中的烦躁渐渐褪去,冷不丁道:“昨天我说过要给你找个助理——让孟扬过来给你做一段时间助理,怎么样?”
身为导演,实在有太多要忙的事,做不到面面俱到。
所以她差点忘了给兰又嘉安排助理和专门的跟组医生。
也忽略了前两天宋见风请客聚餐那晚,兰又嘉的缺席不对劲。
其实在进组之前,他已经事先说过,不想拍雨天的戏。
梅戎青本就没写谢雪的雨天戏,随口应下后,便没放在心上,只以为他是不想吃淋雨拍戏的苦头。
反倒是孟扬发现了这件事。
“让孟扬给我做助理?”兰又嘉愣了一下,当即要摇头,“他想当演员——”
然而梅戎青已经猜到了他的反应,不紧不慢地补充道:“刚好这部戏里有个小角色还挺适合他的,就是跟谢雪一起搞革命的同学,差点被流弹打死的那个,你记得吧?原定的演员档期冲突,没法进组了。”
“对了,姚光那个角色也定了,新演员跟你一样,都是音乐学院的,具体的先保密,等过段时间到他戏份了,他再进组。”
她现在不敢再让这种反派角色见到兰又嘉太久。
情不自禁的注视太容易诱发多余的感情。
那样只会影响拍摄效果。
等她用不容置喙的告知语气说完,兰又嘉果然沉默下来。
他不再拒绝,温顺地点了点头:“好,我知道了。”
梅戎青很清楚他能接受这个安排的原因。
她也直白地说出了口:“孟扬本来就在放暑假,又是个没什么进组经验的大一新生,他很愿意过来给你做一段时间的助理。”
“你不欠他,他反而要感谢你,是因为你,他才能拿到这个角色。”
听到这话的人垂着眼眸,浓黑的睫羽在清晨明媚的光线里轻轻颤动。
“嗯,我知道。”他露出一个浅淡的微笑,“谢谢你,梅导。”
梅戎青便不说话了。
她望着这道本该比日光更灿烂的身影,昨晚那个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念头,再度在脑海里一闪而过。
她想,比起照看身体的营养师,如今的兰又嘉更需要的,或许真的是心理医生。
一个足够好的心理医生。
在什么情况下,一个人会去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?
——总之,不太应该是在这种情况下。
光海市。
窗明几净的咨询室里,模样温和的中年女人翻看着手头日期新鲜的报纸,心间始终弥漫着几分不解。
她倒不是刻意要去事先了解自己的来访者,只是阅览架上恰好就摆着这份今天刚送来的报纸,而对方又实在算得上是人尽皆知。
报纸头版上印着清晰的彩色照片,照片中那个人的存在,令一份乏味无趣的新闻时报几乎变成了吸人眼球的时尚杂志,连上方严肃板正的标题都变得好读了起来。
“光海国资与富安科技达成合作,金刚石巨头即将易主……”
这是一篇关于某家老牌金刚石企业将要被联合收购的报道。
心理医生又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这篇报道,满心的困惑仍旧没能消去。
她抬头望了眼墙上时钟,发现约定的时间快要到了,立刻收起了报纸。
接着,她开始专心地等待这位事业已经相当成功,并且正在稳步迈向更大成功的来访者。
等待的间隙,一个个猜测从医生的心头不受控地冒出来。
是焦虑吗?
这是与压力为伴的企业家们最常见的心理问题。
但就她过往从新闻和杂志上得到的印象而言,对方身上没有半点压力过载的痕迹,反倒是个相当自洽的人。
作为心理医生,她在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焦虑感,恐怕都要比这位来访者多一些。
还是压抑?
对这样一个给人以强烈的沉稳冷静印象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