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4章 市井巷·烟火承脉

的‘护民舵’配成一对了!”

  大食使者捋着胡须笑,用生涩的汉文道:“东方‘护民’之法,如汴河之水,流向万邦——大食的船夫如今都知道,船舵刻‘护’,水钟记‘安’,行船便有‘双护’。”他忽然指着水钟顶部的鎏金船纹——船首竟铸着武三思扛斧头的剪影,“这是西域匠人按‘护民将军’的故事铸的,说能护佑商船平安。”

  “得嘞!只要能护着老百姓的船、老百姓的货,老子的影子铸在钟上算啥!”武三思拍着胸脯大笑,斧头刃口不小心磕到水钟,却发出清亮的鸣响,惊得河面上的水鸟扑棱棱飞起,“陈秀才,把这水钟的事儿记进《民本通典·航运卷》,再配上咱的‘护民舵’图纸,让后世船工知道,护民的法子,是天下人一块儿琢磨出来的!”

  陈清远刚要动笔,忽然听见渡口传来孩童的喊声——小顺子带着护民坊的娃们举着“护民灯”跑来,灯上画着汴河船工与西域商人共撑“护民舟”的图案:“将军快看!咱们做了‘舟船护民灯’,晚上挂在船头,连水里的鱼都知道这是护老百姓的船!”

  “傻孩子,鱼哪懂啥护民不护民!”武三思笑着接过灯笼,见灯穗上系着碎叶城的驼毛绳,忽然想起在西域护商队的日子,“不过这灯往船头一挂,路过的商船看见‘护’字灯影,就知道前方渡口有歇脚的地儿,有热乎的粥——这就够了!”

  李老大忽然指着远处的漕船——船舷上不知何时多了块木牌,正反刻着汉文“护”和大食文“安全”:“将军您瞧,现在汴河上的商船,甭管汉胡,都学咱在船上刻‘护’字——上个月有艘波斯商船遇风浪,就是靠着咱的‘平衡舵’和‘护民灯’,才平安靠岸!”

  “刻得好!”武三思用斧头在新船的桅杆上重重刻下“护民舟”三字,木屑落在甲板上,被小顺子捡起来揣进兜里,“老子说过,护民的法子要刻在老百姓看得见的地方——船舵上、桅杆上、水钟上,还有小娃们的灯笼上!”

  此时,狄仁杰的官轿停在渡口边,他掀帘而下,袖中青铜蝉随步轻晃,镜片映着“护民舟”上的热闹景象:“武将军倒是把渡口变成了‘护民学堂’——方才路过市集,见粮商们正用咱的‘护民

  本章完
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