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-80

及,只要那些人不再提,二皇子便不会出手。”

  “你中意的,果然不是十一皇子。”李老太师一副果然不出我所料的神情,易老先生也只笑眯眯没做辩解。

  “罢了,既然你不愿意说,我也不多问了,你心中有数就成。”李老太师倒也爽快,很快便不再纠结于易恒支持的是谁。

  “还是那句话,若用得到我这把老骨头,你尽管开口。”

  易恒不说不过是他也不知道最后会如何,他不想这么早拖李老太师下水,但有李老太师这句话便够了。得此知己,夫复何求?

  他以茶代酒举杯,李老太师也没扭捏。

  “难得你敬我,我可受着了。”

  遥想当年,两人曾于名山之上把酒言欢。

  “青山矗立,不坠青云之志。”

  昔日之言犹在耳畔,只是没想到已到了暮年。

  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,若这是易恒的夙愿,他愿意陪他走这最后一遭,也不枉相识一场。

  第78章 第 78 章 战事起

  就在傅临舟一边清扫傅临淮的人, 一边伸手对付即将又要有所行动的珉王等人时,北边的戎人对大凉出手了。

  第一个受到袭击的,便是年前袭击了阿木泰老巢的长安。

  要想报仇攻下居洪关, 势必要先拿下位于居洪关外的恒城。因此阿木泰召集了八个部落,令他们集中兵力攻击恒城。

  长安早就料到戎人不会善罢甘休, 因此一早就带人守在了恒城,而景清辞则依旧守在更为重要的关口。

  只是戎人此次不是一处作战,虽然阿木泰很恼恨大凉人偷袭他的故地,但他此次并没有参与攻打恒城的战事, 而是居中调配,带着另一帮人, 袭击更为要紧的西陉关。

  自古戎人入中原劫掠, 首选便是西陉关。此次关卡虽然狭窄难攻,但收益却是最高的。一旦攻下西陉关,便可长驱直入直逼京都。

  因此历来西陉关便是重中之重。

  在收到戎人来了的消息时, 宋宣率先做出反应,早就准备好的守城器具被拉上了城墙。

  火药炸响的时候,戎人连人带马整个懵了,他们信奉神明,不少人将之当做是神罚。

  阿木泰没料到首轮进攻,便让手下猛士丧失了作战的勇气。见将士抱头鼠窜四下奔逃,他当机立断下令收兵。

  盛世不放心,也到了军中,站在城墙上看着宋宣指挥众人迎敌。见阿木泰草草收兵后,他也算是松了一口气。

  在阿木泰第三次进攻却失败退兵后,众人不禁举兵欢呼,而盛世也被他们当做天神一般的人。

  若不是这些能让对方炸翻的火药, 少不得要血拼一场。他们不怕流血,但能不流血当然更好。

  众人欢呼的时候,宋宣却看着退兵的戎人部队心事重重。到了开军事会议的时候,他更是道:“不对劲。”

  见主帅愁眉不展,刚刚还一脸兴奋的副将们顿时面面相觑。

  “将军,哪里不对劲?”

  盛世也在沉思,闻言道:“我也觉得不对劲。”

  他被允许旁听,副将们本就感激他,也没觉得他一个里正旁听军事会议有什么不妥。

  见他也说“不对劲”,其他人更是一头雾水。怎么他们就没看出来哪里不对劲呢。

  宋宣听到盛世说不对劲,抬头看向盛世,两人对视后,异口同声道:“人数不对。”

  其他人互看一眼,还是不解,“没有吧,我见此次戎人应当有三万余人,与他们前几年来时差不太多。”

  盛世道:“就是差不多才不对。”

  其他人更糊涂了,戎人不就那么些人吗?

  宋宣明白盛世与他想到一处去了。

  “你们应当也看到了,对面那是王旗,还是阿木泰的王旗,他一个新任大单于,怎么会只带三万余人来攻打西陉关?”

  其他人顿时恍然大悟,“对哦,当初须卜乌一个王子还带了三万人呢。”

  “是啊,那时候戎人还未一统,北戎疆土应当只有如今的三四成吧?”

  “好像是这个理啊。”

  盛世只能看出来人数不太对劲,但宋宣还看出了些别的。他说道:“除了人数之外,你们有没有发现戎人每次进攻的人员伤亡一次比一次少。”

  有人狐疑,“那是因为他们有了戒备?”

  宋宣摇头,“不是,是因为阿木泰的进攻越来越敷衍。”

  盛世思索片刻道:“除了第一次他们一鼓作气却被火药炸了个措手不及外,后面他们确实进攻得不是很用力。这不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,而是阿木泰后来根本就没想真打。”

  副将们懵了。

  什么意思?

  来了,却不是真打?

  搁这用将士的命过家家吗?

  “阿木泰是在牵制我们,那他的目的是什么呢?”宋宣说着看向盛世,“十一殿下那边如何了?”

  长安那边一直有每日往广武寄信的习惯,但几日前已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