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-30


  工作量不轻,萧钰实在忍不住直起腰,晃了几次脖子。

  虽说有这段时间锻炼,但这具身体的底子实在太差,不仅脖子酸,腰也酸的很。

  宋落凝原本是在马车上看书的,耳边时不时传来敲敲打打的声音,循着声音来到萧钰干活的侧院。

  萧钰正弯着腰对着一堆木片敲敲打打,累了就直起腰,摇头晃脑。

  宋落凝抿唇,视线落在那道修长的背影上,沉思良久,转身去了厨房,片刻又回到侧院,一只手里提着壶,另一只手里端着碗。

  “相公,休息一下喝点水吧。”宋落凝温声道。

  “嗯?”萧钰扭头,看清来人露齿一笑,接过水:“谢谢娘子。”

  大小姐人真好。

  宋落凝状似随意问道:“相公在做什么?”

  她也看明白了,从她刚来陈家村,这个登徒子就在捣鼓这些,问她也不说。

  感觉是故意瞒着自己,想到这里宋落凝心里就有些不悦。

  萧钰想了想,之前是对大小姐有误解,所以不愿意告诉她,如今她已经跟大小姐误会解开,没什么不好说的了。

  于是,萧钰搬了张椅子过来,扶宋落凝坐下。

  “这个叫土砻是用来给稻谷去壳的,靠人工敲打去壳实在太麻烦,而且也费劲,有了这个土砻会省力很多,之后还要做飏扇,可以代替簸箕,再之后”

  萧钰喋喋不休将自己的计划讲给宋落凝听。

  听着听着宋落凝眉心蹙起,心里暗暗惊讶,这个想法真的是眼前这个人想出来的?

  还是

  宋落凝面上不显,目光柔柔的看着萧钰,试图从她脸上看出什么。

  半响,一无所获,最后微微一笑,又给萧钰碗里添满水,温声道:“相公说的这些,落凝从来没听说过,不知相公是从何处看到的?”

  这些真的能做出来?

  如果这个登徒子说的这些都能制作出来,那么在柏盛史上将是一项创举,农业上可以省去很多劳动力。

  但是听这个登徒子的意思是要用它来赚钱。

  嗯?

  从哪里看到的?

  萧钰一怔,随即想到《开工天物》这本书在柏盛这个朝代是没有的,即使她说了,大小姐也不知道,如果大小姐追问,大不了她就装傻呗。

  “我无意中在一本叫《天工开物》的书上看到的,就想着做出来试试。”萧钰解释道。

  《天工开物》?

  宋落凝蹙眉,这本书听都没听过,不会是这个登徒子编出来诳自己的吧?

  转念一想,天下能人多的是,说不定是真的,只是既然编撰出来,为何没有投入到农业生产中。

  还是写这本书的人本身就是个骗子?

  目前这个登徒子的话也不可信,先顺着她吧,等她做出来再看情况。

  昨天收到爹爹的来信,她还没来得及回信,也许可以再等两天。

  就看看这个登徒子说的是不是真的吧,如果真能做出这种有利于民生的工具,上报朝廷,也可以造福百姓。

  宋落凝沉吟片刻,柔声道:“相公说的这本书,可以让落凝也看看吗?”

  果然会问,幸好早就心理准备,萧钰挠挠头:“早忘丢到哪去了,很早之前看的书了,也是临时起意就想做出来试试。”

  宋落凝点点头,没继续追问,且看着吧。

  萧钰哪知道宋落凝的打算,兴致勃勃介绍完,口都渴了,幸好大小姐给自己又倒了碗水。

  喝完水,去马车上给宋落凝拿了本话本子,便继续埋头苦干起来。

  宋落凝在一旁看着话本子,有时视线会落到萧钰身上,萧钰则聚精会神忙着制作。

  整整一天过去,土砻基本完工,至于好不好用,还得等晾干了才知道。

  第二天,便是制作飏扇,这个飏扇通俗点说就是个扬谷器,靠的是手柄摇动扇叶产生风,将谷壳和谷粒分离,最后再由石臼摩擦*掉糙米外的那层膜变成精米。

  又过了几天,经过反复实验,稻谷分离工具终于完成。

  萧钰满心激动将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分享给宋落凝。

  宋落凝抬眼,眼底惊讶一闪而过,问道:“相公试过了吗?”

  要怎么说人家是大家小姐,遇事就是比萧钰稳重。

  萧钰摇摇头:“家里没有稻谷,现在距离稻谷收割也有一段时间,我寻思着从农户那里先收一些,没去壳的稻谷易存储,肯定有农户家里有的。”

  宋落凝点头:“相公说的是,落凝这就给相公取银子去。”说着进马车里取出十两银子递过去。

  萧钰接过银子,粮店里卖的糙米六百文一百斤,稻谷价格更便宜,三百文便可买一百斤,中间整整差出三百文,这还是糙米的情况下,如果是精米的话,起码跟面粉是一个价格的,一百斤就要一千四百文钱。

  一百斤买的稻谷去掉谷壳,变成精米起码能挣六七百文钱吧。

上一页下一页